研发费用归集的准确性,是IPO企业尤其是科创板核查和关注的重点,而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不仅会参与研发工作,同时也会参与日常运营、管理工作,研发工时划分和界定不明显,就会引起研发工时归集不准确的问题。
关于研发投入核算准确性的问询
2024年2月深市创业板中针对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第2轮审核问询函,其中针对企业的研发费用归集的准确性提出相关问询,要求发行人披露:
(1)结合XXX、XX等核心技术人员在发行人处从事的具体工作、研发工时和其他工时的划分标准和比例,计入研发活动的薪酬金额及占研发费用的占比情况等,披露说明研发费用中薪酬归集的准确性,是否存在通过不合理划分研发人员或虚增研发工时以虚增研发费用的情形。
关于非全时研发人员投入的界定
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文件中对于研发投入认定中关于研发人员职工薪酬规定:发行人存在非全时研发人员的,应能够清晰统计相关人员从事不同职能的工时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属于从事研发活动的薪酬准确、合理分摊计入研发支出。
维拉工时应对非全时研发人员工时统计方案
非全时研发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对于不同职能的工时投入进行清晰明确的区分和记录
1. 公共事务、研发项目明确区分
维拉工时提供不同项目类型的工时记录,针对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可以创建「公共事务」来进行跟踪和记录,例如可以通过「日常管理」「部门事务」等公共事务记录,来区分研发项目、公共事务等不同职能工作的工时投入。
2. 工时准确记录,项目/公共事务分布一目了然
无论是研发工时、还是公共事务,记录人都可以准确描述自己从事的相关研发工作明细,让每日工时分布更加清晰和容易界定。
3.标签让工时填写和统计跟简单
担心工作内容描述不清晰,还可以通过标签,更加结构化、标准化的界定研发工作投入类型,让统计和记录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