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研发费用一直是监管的重点,同时也是企业的软肋,其中研发人员的认定和工时准确分摊被问询的占比较高。下面从2024年9月北交所发布的《关于XX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中反馈,其中关于研发工时均摊、工时填报和分摊管理不规范等提出了问题。
一、关于研发费用的问询包括
(1)说明将非研发部门人员认定为专职研发人员的依据,从事活动是否直接与研发相关,非研发部门中专职研发人员数量、研发薪酬贡献;说明将非研发部门的管理人员认定为研发人员的合理性,研发人员承担的管理职能及对应分摊的工时、研发薪酬贡献情况。
(2)说明报告期研发人员认定、研发工时填报、分摊内控不规范的情况,分析内控不规范对研发费用 真实、准确性的影响是否重大,说明具体整改情况及有效性。
二、研发人员和非全时研发人员的认定
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文件中对于研发人员认定有明确界定:
- 研发人员指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以及与研发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
- 非全时研发人员,指既从事研发活动又从事非研发活动的人员,当期研发工时占比低于50%的,原则上不应认定为研发人员。
非全时研发人员的认定尤其重要,也影响较大,本案例中就是由于将公司高管超过80%的工时计入了研发费用,又无法提供统计数据依据和计算过程,让高管人员成本计入研发成本
三、维拉工时解决方案
1. 研发人员管理清晰,研发/非研发工时界定明显
- 只有被加入研发项目的成员才可以填报工时,从源头进行人员管理
- 备注填写管理,根据项目需求管理工时具体工作内容的,让管理和核查有依据
- 公共事务,非研发类的工时统计,例如开会、培训等内容,明确区分研发工时和非研发工时。
2. 简单快捷的工时填报操作,兼顾管理需求和用户使用体验,让工时记录不再是负担
- 简单3步完成工时记录,一周工时5分钟搞定
- 工作内容相似,一键复制上周项目及工时完成周期填报,省时又省力,填报0负担
- 集成飞书BOT提醒,及时提醒记录/提交/审批工时,自动化提醒,降低70%的管理成本
3. 自定义审批,满足不同的内控管理需求,审批数据清晰可追溯
- 根据内控需求,可针对不同项目/人员/工时,自定义不同的审批流程,让内控制度落实到流程中
- 每一条审批数据都清晰可查,审批过程全留痕
4. 项目全生命周期工时记录,报告自动生成,满足管理和审计需求
- 自定义标签,可按阶段、角色和不同工作任务来细分统计,让工时记录和统计更精细化
- 按类型进行项目统计和分析,为同类型项目提供数据参考,纵向对比,识别项目执行的低效环节。
- 工时数据统计实时查看和展示,原始记录可导出,为审核和核查提供参考
- 集成飞书多维表格,统计分析更多样